随着社会的发展,几乎已经没有生存压力,但是教育压力成了很多做父母的心头的有一座大山。
我家孩子孩子幼儿园,已经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讨论:你家孩子学钢琴了吗?谁谁家孩子已经认识好多字了,哪个小朋友已经能用英语交流了…还记得北京有一次疫情爆发,流调的一个孩子一周好像上了20多个课外班。

焦虑好像围绕在每个家长的心头。但是,这种焦虑到底有意义吗?这种攀比最终带来的结局是什么?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做家长的心态?
其实,可怜天下父母心,每个家长都是在焦虑自己孩子的未来不够光明,都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。这本无可厚非,但是当这种心态和做法超过一定限度,带来的就是焦虑。而且这种焦虑会传递到孩子的身上。记得靳东主演的一部电视剧,一个孩子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,事事要争第一,稍有退步,就会遭到母亲的PUA。最终,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,找到了高薪的工作,结果就在工作后第一年,杀了她的母亲,造成人间惨剧。

孩子的童年本应该是快乐的,不应该被父母之间的攀比,导致孩子奔走在各种补习班、课外班。回想我们小时候,上山抓野兔,下河摸鱼,似乎也没有落后别人什么;大学时,也有生在大城市的孩子,会钢琴、小提琴等等,无非也就是晚会表演个节目而已。
非常喜欢樊登在一本书中摘取的话,大概意思是:孩子如果愿意成为我的样子,我还用教他什么;孩子若不愿意成为我的样子,我教他也没用。其实也就是中国的一句成语,言传身教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
大家可以注意一下,所有课外班外面的家长有几个在自我提升,有几个在读书,90%都在刷手机。这也难怪现在的孩子都把玩手机当作最大的奖励,看见手机比亲生父母还亲。孩子模仿能力最强,他只是在模仿父母玩手机的样子而已。

所以,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。如果希望孩子多读书那父母就放下手机,陪孩子一起读书;如果希望孩子学习努力,那请做父母也努力提升自己。如此就足够了!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helin.com/29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