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一个大数据统计,看看上班族的离职原因,那么下面几个估计会是TOP5之内的。
- 这里没有发展了
- 这里其他同事都离职了。
- 这里学不到新东西了。
我甚至敢大胆预测,工资低和加班多,反倒是排在后面。其实这届年轻人,也许只是在网络行哭嚎加班,实际个案和大数据都显示,他们对加班是有条件接受的,这是这届年轻人坚韧的一面,然而看上述离职理由,我又觉得他们的底层不仅仅是脆弱,而且脆弱到自己也撒谎。
而上面三句离职理由,只是看起来正确。经验上,反倒是很多年轻人拿来就拼凑在自己的离职理由上了。禁不住我的层层推敲提问。

我请一位以这里学不到东西为理由的青年,详细说明一下状态。
这位同学,目前在深圳的一家技术外包公司6个月,一入职就参加了两个月培训,就开始做项目的实验设计。接下来三个月,我一入职接受了两个项目,而三个项目,使用的方法和步骤,和前面很相似了。接下来,只有重复性的使用。但自己喜欢摄入新鲜事物,重复性的工作会让自己焦虑。
那么打算怎么求职呢?回答:希望到甲方做同类型研发项目类。
乍一听,真的是“只争朝夕”的上进好青年,但是他们的逻辑禁不住推敲。
?第一,所谓技术,总是经过大量的重复。
?技术不是知道就行,而是穿过身体的记忆,重复不够就掌握不扎实。比如我做职业辅导8年了,这里面我总结出来的方法,每天都在重复服务方法(比如提问的视角、邮件和模拟面试的观察点)下一位辅导的同学。这种重复给我一份安全感和专业感。而且成长这件事也总是需要时间加持的。我毕业后第一家外企,是全球性质的,曾经最传奇的员工,是在36岁成为全球CEO,让别人艳羡不止。而这位仁兄也是23岁硕士毕业入职,用了13年的时间,从一线走到CEO的。我分析过他的职业路径,最基层的岗位是3年,然后中层管理4年,然后高管5年,最后竞聘成这家公司的全球CEO。这么一分析,其实也没什么好传奇的,不过是在一家公司,不同岗位上扎扎实实的走。
第二,任何平台和任何岗位,都有重复性工作,有的地方尤其重复。
?何况我记得之前读过一个企业管理的文章,一个健康的企业,维护和创新的比例,通常大部分都是维护,就是只有30%左右是创新。我是认可这个比例的,我自己这些年,包括看很多单位都是这么个模式,而很多体制内的单位,恐怕维护占比90%以上。
这里有个诡异的顺序是,在乙方觉得学不到东西,和同学打听去甲方。通常来说,任何领域都是乙方更具有多样性,而甲方是比较单一的。但是通常来说,甲方比乙方体面,压力和强度小一点。所以有宁当甲方看门狗,不做乙方小能手。
所以回到上面的案例,你到甲方,也是6个月就辞职吗?
最后,很多人,将学到东西,作为一个正确的依赖。
这可能是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影响,就是世界上只有学习这种事是正确可以的,其他的个人需求都显得有些私心,而私心不能被正大光明的摆出来。
我辅导的同学,从18岁到38岁的,一谈跳槽和求职,都是说,我看重发展和学习。哪怕是托家里的关系,到国企的内勤部门做文员,也会在面谈中,觉得自己需要考察一下对方的晋升渠道和发展。这个案例,我当时直接回应,你求职的这种老牌机电科研单位内部文员,就是个天花板很低的岗位,估计福利不错,至于晋升发展,除非你决定转行去搞技术。那你还问吗?这同学回复:我还是要问,要不会显得我没上进心。
?看起来正确,就这么重要吗?
?我们都是教育系统的产品,所以从小习惯了学习这件事。只有我为了学习,才正确,这似乎成为人们让自己正确的一种思考依赖了。
但是职业毕竟是个人的事情。那么个人理由,在职业追求上,真的有所谓高度贵贱之分吗?

??我辅导过,为了比闺蜜多收入1000块钱而跳槽;
?我辅导过因为独自在异地生了一场病,而决定回老家求职的;
?我也辅导过,为了能够成为精致豪门太太而选择去香港读艺术史硕士,毕业后进入拍卖行业从销售做起的女孩。这个女孩我多说两句,我固然没有她的梦想,但是我敬佩且支持。她身材管理好,有马甲线和天鹅颈;读艺术史的时候认真努力提高修养和表达能力,辅修了金融提高理财和财经见识;在拍卖行做商务成绩不错……这样的女孩,为了目标扎实努力。那么从岗位任职条件看,阔太太需要的颜值、学历、外语能力、谈吐、人际交往、理财都有了,很有希望成功,而且日后成为豪门太太,也是合格且努力的提升家庭品牌。只是可惜我手里的样本量太少,对这姑娘的帮助有限。
?我的帮助主要是她求职拍卖行的时候,我帮她梳理求职动机——推荐直接说:我认为在这里工作,可以接触更多社会上成功的人,这样能提高的见识和人脉,而销售本身又是非常锻炼人且财富回报好的。?PS请大家不要吐槽,这种成为阔太太的目标很难实现,说的就好像其他目标都很容易实现一样;再说谁的目标都有风险,而这姑娘就算实现不了,这份积累做其他的也不是不行。
?以上这几位同学的跳槽理由,相比“我需要学到新东西”,就堕落了不正确吗?
?在我看来,这种从心底长出的需求,因为单纯和努力,反倒是更加正确合理。
?不要让“我希望学东西”成为一个帽子式的理由,掩盖了更多幽暗中滋长的需求。
?哪怕用这个理由可能面试成功,但是和自己说实话,仍然很有必要。
真实比正确跟重要,言行一致的人,活得更痛快。
?最后,能不能以这里学不到东西为理由辞职呢?能,给学习这个动词清楚的宾语就好——你在这里已经学到了什么?应用和掌握情况如何?你想要学到什么?以及为什么要学到这些?而且这一套分析,是真的符合市场规律。
?我是为好优姐姐,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。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helin.com/35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