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柔风~的“津门故事集锦”,这里汇聚了许多天津的历史往事。

岁月的河,在天津身边流淌,许多的事情历经风雨,褪却浮华,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,唯独“天津卫”三字,始终没有被大家遗忘,因为她是天津筑城之始。

?设卫筑城天津卫
天津卫:“天”是天子的意思,而“津”是指渡口的意思。

天津得到赐名后,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。“卫”是明朝的军事建制。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“天津卫”一词,和“天津”一词都是一个意思,只是年代不同的称呼而已。
根据明成祖朱棣的旨意.1404年12月23日(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),在直沽设立了天津卫;1405年1月9日(永乐二年十二月九日),添设天津左卫,同时筑城浚池。 城墙的基址,就是如今老城厢四周的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条马路。


1406年12月18日(永乐四年十一月八日),再添设天津右卫 。 天津卫与天津左卫、天津右卫,三卫合一,故名“三津”。
“卫”在明代是一种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组织,每个“卫”的士兵数目均有定编,为5600人,下分前、后、左、中、右五个“千户所”,所以天津三卫共有士兵 16800 人。三卫的指挥机关都设在卫城之中,天津卫衙门在南门里迤西,左卫衙门在东门里,右卫衙门在三皇庙前 。
城墙的历史变革

天津卫城墙
天津卫城墙高2.4丈,城基宽3.2丈,上宽1.9丈。因城东西宽,南北窄,俗称算盘城。1900年被八国联军轰毁,1901年1月联军临时政府下令拆除。

天津城西门(被八国联军炮火击毁后)
天津卫城初为土筑,因不能持久,故 1491 年(弘治四年)改为用砖石包砌,并在东南西北四门之上构筑了城楼,分别题为:镇东、定南、 安西、拱北。1586年(万历十四年)又重修了一次。
由于独立于地方行政管理之外,所以“卫”没有辖境; 卫城东门外和北门外属武清县管辖,西门外和南门外属静海县管辖;三卫只负责管理天津至德州南运河沿岸的屯庄。 像留存至今的唐官屯、 姚官屯、 徐官屯等地名,就是明代天津三卫所辖的屯庄名称。

旧时天津城墙
1652年,天津卫、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,设立民政、盐运和税收、军事等建置。雍正三年(1725年)升天津卫为天津州。雍正九年(1731年)升天津州为天津府,辖六县一州。

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时外国人绘制的天津城外东南角一带。
“卫”不止天津
明初,在京城和全国的冲要之地,设内外卫 300 多个,后来增加到近 500 个,以沿海城市而论,大连、威海、 烟台当年都是“卫”。 可是今天仍然用“卫 ”作为一个城市之始的,大概只剩下天津了。
链接:天津|缘何而来
更多内容请关注我,参看文章?合集“津门故事集锦”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helin.com/37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