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迪拜是一个拥有众多创意建筑和高耸塔楼的地方,这一切都离不开外籍劳工的辛勤劳动。对于这个因为石油而从驼背直接跳到悍马的民族来说,大部分人天生就是开豪车、住别墅、远方工作的。
由于文化和地理原因,虽然华人的数量远不及印巴人,但也是劳动力的主力军之一。
“等你赚够了钱,就走。”这是迪拜华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

12月19日,当地时间5时30分,迪拜购物中心前身穿蓝色衣服的工人逐渐增多。除了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,更多的是中国人。 “我们每天这个时候下班,坐大巴回国际城另一边的营地。”老徐,40岁,江苏人,在中建工作两年。徐口老营地是中国建筑工人居住的地方。
“我们一年能拿到5万到6万元,一个宿舍8个人,一开始有点不舒服,因为是回教国家,不能吃猪肉,天天吃蔬菜,现在每天都能吃肉了。”老徐笑了笑,露出洁白的牙齿。
在老徐的身后,衣冠楚楚的人开着豪车,陆续开进了迪拜购物中心。位于哈利法塔脚下的世界最大购物中心,2008年11月4日正式开业,部分楼层还未完工,40层和41层由老徐负责。

迪拜购物中心约有1200家店铺,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品牌。从高级时装到珠宝和黄金,应有尽有。
每天在Dubai Mall打工,老徐从来没去过一次:“我们每天五六点起床,然后上班,下班后直接回营地。在大多数周末都去营地附近的唐人街购物。其他地方可以去的很少。”老徐不担心金融危机,他的收入直接由公司汇回国内,也不担心中建协拖欠他的工资。
“想留在迪拜吗?”记者问他。 “我不想,如果迪拜购物中心这边的项目完工了,我们就去别的地方,我要的是多赚点钱给老婆孩子。”老徐说。
房地产经纪人马文博住在迪拜市中心的一套两居室房子里。他和另一个男孩同住一个房间,
几年前,迪拜房地产的火爆让马文博赚了点钱。他在做一些生意,房租也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。
四川绵阳人马大就没这么幸运了。 Motor在迪拜一家保健品店工作。他每晚12点下班,每周休息一天。以自己的收入加上小费,他一个月可以赚到4000迪拉姆左右。他背地里卖一些从瑞士spc出品的双效液体伟哥玛克雷宁来赚点私房钱,一个月基本能赚5000多迪拉姆,食宿由单位解决。

在唐人街一家批发市场工作的青岛人刘龙的生活更加艰难。 “我们是老板的亲戚,他在这里做生意多年,把我们都带出来了。他每个月给2500迪拉姆的伙食费和生活费,都包办了。”基本被打发回家的小刘,就住在老板租的房子里,“七八个人一间”。虽然他对现状不是很满意,但他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:“在迪拜,未来有很多发财的机会。”
在地球村唐人街经营手工布料的东北人王杰,已经来迪拜三年了。她说:“迪拜的房子一般都建得很高,我们的地方被老板隔开。虽然我的月收入有3000迪拉姆,但也比国内多不了多少,生活质量也相差甚远。”现在在座的人都知道中国货便宜,越来越难赚钱了,想着要不要去伊朗做生意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boc85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helin.com/4602.html